1、沥青路面分类
分类特点按组成结构分类, 密实-悬浮 典型代表:AC-Ⅰ型沥青混凝土骨架-空隙 典型代表:沥青碎石混凝土(AM)、排水沥青混合料(OGFC)密实-骨架 典型代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按矿料级配分类,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代表:沥青混凝土、沥青稳定碎石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代表:改性沥青稳定碎石(AM)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代表:排水式沥青磨耗层混合料(OGFC)、排水式沥青稳定碎石基层(ATPB)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代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
2、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路缘石安装→喷洒透层油→试验段施工→沥青混合料摊铺→沥青混合料压实(压实度检测)→路面成型检测。
3、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前准备
各层开工前 14d 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现场备齐全部机械设备进行试验段铺筑,以确定松铺系数、施工工艺、机械配备、人员组织、压实遍数,并检查压实度,沥青含量,矿料级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各项技术指标等。
4、沥青混合料出厂要求
均匀一致,无白花料,无粗细料离析和结块现象,不符合要求时应废弃。
5、贯入式沥青施工步骤
撒布主层集料→碾压→浇洒..层沥青→撒布..层嵌缝料→碾压→浇洒第二层沥青→撒布第二层嵌缝料→碾压→浇洒第三层沥青→撒布封层料→碾压。
6、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运输车配备覆盖篷布以防雨和热量损失。
7、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接缝处理
梯队作业采用热接缝,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采用人工顺直刨缝或切缝。横接缝处理前用 3m 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
8、板块脱空、桥头沉陷、板的不均匀沉陷及弯沉较大部位处理工艺流程
定位→钻孔→制浆→灌浆→灌浆孔封堵 →交通控制→弯沉检测。
9、旧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
(1)整形再生法:适合 2~3cm 表面层的再生;
(2)重铺再生法:适合 4~6cm 面层的再生;
(3)复拌再生法:适合 4~6cm 面层的再生。就地热再生基本流程:原沥青路面结构、混合料组成及损坏度分析→加热机对沥青路面加热→沥青路面的加热、铣刨→再生混合料的搅拌→再生混合料的摊铺。
10、特殊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类型 SMA 沥青混凝土路面定义 以沥青、矿粉及纤维稳定剂组成的结合料,填于间断级配的矿料骨架中特点 抗滑耐磨、密实耐久、抗疲劳、抗车辙、减少低温开裂施工必须在沥青拌和厂采用拌和机械拌制;不得在天气温度低于 10℃的气候条件下和雨天施工;碾压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禁胶轮
11、水泥的采用原则
极重、特重、重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宜采用旋窑道路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中、轻交通荷载等级公路面层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高温施工宜采用普通水泥;低温期宜采用早强型水泥。
12、透层、粘层和封层的作用及用料
分类 透层 粘层 封层作用为使 沥青面层与基层 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乳化沥青、煤沥青或液体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使上下层沥青结构层或沥青结构层与结构物(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完全粘结成一个整体。保水防水;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的过渡和有效联接;加固补强;临时开放交通,防止基层出现水毁。用料根据基层类型选择渗透性好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作透层油。宜采用快裂或中裂乳化沥青,也可以采用快、中凝液体石油沥青上封层根据情况可选择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微表处、改性沥青集料封层、薄层磨耗层或其他适宜的材料。上封层的类型根据使用目的、路面的破损程度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