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记者赵梅 通讯员邓云俊摄影报道)珍稀鸟种白头硬尾鸭,被发现在阿勒泰地区乌伦古湖“安家落户”。近日,摄影爱好者邓云俊在乌伦古湖湿地拍到白头硬尾鸭夫妇带着幼崽觅食、遛弯儿的画面。
据邓云俊介绍,早在今年4月,他就在乌伦古湖湿地发现了十余只白头硬尾鸭,陆续跟踪拍摄了两个月,发现它们并未离去。7月15日,邓云俊再次来到湖区湿地用望远镜观察时,突然发现一只雌性白头硬尾鸭带着五只“毛球”一样的小家伙在水面游弋。
“它们的幼鸟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出生了。”邓云俊说,小家伙们模仿着妈妈,时而在水中觅食嬉戏,时而钻进妈妈羽翼里,露出圆溜溜的小脑袋,“有一只幼鸟很顽皮,还爬上妈妈的背,一直不下来。”
连续观察了两天,邓云俊发现,雌白头硬尾鸭“护崽”能力很强,一旦发现有其他野鸭或骨顶鸡靠近幼鸟,鸭妈妈会立刻游向对方,摆出随时准备开战的阵势。
记者从新疆观鸟会了解到,由于乌伦古湖生态环境优良,近两年,新疆观鸟会鸟友每到春夏季节,都能在这里观察到十余只白头硬尾鸭栖息。
“之前,也有鸟友在夏季拍到过白头硬尾鸭育雏画面,这次又拍到它们育雏画面,说明它们已经在这里安家落户。”新疆观鸟会相关负责人说。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由于白头硬尾鸭属过境鸟,近年来,调研人员虽然在疆内发现十余处白头硬尾鸭的栖息地,但是,在这些栖息地极少发现有幼鸟繁殖的记录,“除了乌鲁木齐市白鸟湖湿地和奎屯湿地有幼鸟繁殖的记录,其他水域鲜有被拍到。”
据了解,白头硬尾鸭极为珍稀,全球数量约7000只至13100只。1996年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属全球性濒危动物 。
根据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马鸣等人调查研究显示,白头硬尾鸭在国内仅存百只左右,且多集中在新疆,已建立稳定的种群,此前曾被发现已在乌鲁木齐市白鸟湖和奎屯湿地繁育后代。
[责任编辑:廖映月 ]
文章转自:天山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作者,会立刻处理。